有一個故事,叫“楚莊王絕纓”。
楚莊王設宴群臣,寵姬嬪妃出席助興,輕歌曼舞、觥籌交錯。天黑了,楚莊王命人點上蠟燭繼續(xù)宴客,且讓寵妃姬向文臣武將敬酒。
結果一陣風吹來,把蠟燭吹滅了。一位官員在黑暗中拉住了許姬的手,拉扯中,許姬撕斷衣袖得以掙脫,并且扯下了那人帽子上的纓帶。
許姬到楚莊王面前告狀,讓楚王點亮蠟燭,查看眾人的帽纓,找出剛才無禮之人。 楚莊王卻傳令不要點燃蠟燭,且讓大家都去掉帽纓,以便更加盡興飲酒。
以楚莊王之位,于情、于理,都可將那位臣子揪出來,就地正法。但他卻認為,臣子是酒后所為,選擇了不予追究。
酒宴上那位無禮的臣子名叫唐狡,為了報莊王當年不究之恩,在楚莊王伐鄭的那一天,率領部下先行開路,所到之處拼力死戰(zhàn),大敗敵軍,助楚莊王成就春秋大業(yè)立下大功。
楚莊王的寬善之舉不但得到了回報,也為自己贏得了人品,其寬以待人的故事也成為千古美談。
寬善的人,有著讓人嫉妒的好運氣、好人緣。
生活中,形形色色的人群里,難得有一兩個人,說話、做事總會讓人感到如沐春風般的妥帖溫暖,像冰天雪地里斜斜伸出的一枝紅梅,在寒冬中顯出幾點暖色。和這樣的人在一起,就如行走的風,無拘無束、自由不羈。
這樣的人,習慣于把自己放在最低處,用一顆包容的心推己及人,善良、柔和、豁達、寬厚,即便嘗盡人間煙火,內心也依然梨花似雪。
像一座可供落腳的房子,一個浮世里的凈化器,或是一場微細的雨絲,寬善的人品,壓降著塵世中的戾氣,讓渾濁的世界保持一份清明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