玫瑰茄為錦葵科植物玫瑰茄(Hibiseus sabdariffa L.)的干燥花萼和苞片。別名洛神葵、紅角葵、萼葵、萼葵果、山茄、羅塞爾、卡凱蒂、酸模、牙買加酸模。原產(chǎn)非洲,廣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(qū)。我國臺灣、福建、廣東、廣西、云南等地有栽培。
玫瑰茄一年生直立草本。高達2m,莖淡紫色,無毛。葉異型,下部的葉卵形。不分裂,上部的葉掌狀3深裂,裂片披針形,長2—8cm、寬5~15mm。具鋸齒,先端鈍或漸尖,基部圓形至寬楔形,兩面均無毛,主脈3~5條,背面中肋具腺;葉柄長2~8cm,疏被長柔毛;托葉線形,長約1cm,疏被長柔毛?;▎紊谌~腋,近無梗;小苞片8—12,紅色,肉質(zhì)。披針形。長5一10mm、寬2—3ram,疏被長硬毛,近頂端具刺狀附屬物。基部與萼合生;花萼杯狀,淡紫色,直徑約1cm,疏被刺和粗毛,基部1/3處合生,裂片5,三角狀漸尖形。長1—2cm;花黃色,內(nèi)面基部深紅色,直徑6~7cm。蒴果卵球形,直徑約1.5cm,密被粗毛,果爿5。種子腎形,無毛。秋季于果熟前采收,晾干。
玫瑰茄的營養(yǎng)與藥用成分
玫瑰茄花萼主含木槿酸(hibiscus acid),干萼片中含量約為15%。干果萼含花色苷類(an.thocyanins):飛燕草素一3一接骨木二糖苷(delphinidin一3一sambubioside)、矢車菊素一3一接骨木二糖苷(cyaniding一3一sambubioside),少量的飛燕草素一3一葡萄糖苷(del.phinidin一3一glucoside)和矢車菊素一3一葡菊糖苷(cyaniding一3一glucoside)?;ê藁ㄜ?gossypitfin)、木槿苷(hibiscitfin)、玫瑰茄苷(sabdaritrin)、棉黃次苷(gossmin)及枸櫞酸、酒石酸、草酸、維生素c等。
玫瑰茄的食用方法
(1)玫瑰茄蜜飲玫瑰茄花6克,蜂蜜15克。玫瑰茄花去柄、去萼片,洗凈,放人砂鍋內(nèi),加水100mL,煎煮10分鐘,濾去藥渣,加入蜂蜜,稍加熱即成。適于頭昏、頭脹、頭痛、眩暈、耳鳴、煩躁、失眠、肢體麻木、神疲乏力及動脈硬化、原發(fā)性高血壓、高脂血癥患者飲用。
(2)玫瑰茄酥里脊玫瑰茄35克,白糖50克,豬里脊150克。豬里脊碼味掛脆皮糊炸酥脆備用,玫瑰茄煎取濃汁加白糖熬化勾芡,打明油下鍋炒勻即可。具有止咳化痰的功效。
(3)玫瑰茄秋梨百合粥玫瑰茄50克,梨1個,百合30克,粳米150克。玫瑰茄洗凈,秋梨去皮切塊,百合洗凈備用。砂鍋中加米煮20分鐘,放人玫瑰茄、梨、百合一同再煮制10分鐘即可。具有利尿止咳化痰,清心安神的功效。
(4)玫瑰茄炒兔丁玫瑰茄40克,杏仁15克,兔肉200克。玫瑰茄用水泡軟,兔肉切成丁上漿腌人味,杏仁炸熟。鍋內(nèi)放少許油,下兔肉炒熟,放人玫瑰茄、杏仁、精鹽、味精、胡椒粉,勾芡即成。具有利濕消腫,止咳化痰,清熱解毒的功效。
玫瑰茄的藥理作用
中藥材使用錦葵科植物玫瑰茄的干燥花萼和苞片。該藥材性涼,味酸。具有以下藥理作用:
(1)抗痙攣玫瑰茄花萼水提取液可抑制各種離體肌肉標本<兔主動脈條、大鼠子宮、豚鼠氣管鏈、大鼠橫紋肌>的張力,具有一定的抗痙攣作用。
(2)降血壓玫瑰茄花萼提取物給麻醉貓靜脈注射,可劑量依賴性地降低血壓,其降壓作用可被阿托品部分拮抗。
(3)對心肌細胞的保護作用玫瑰茄提取物能使缺糖、缺氧損傷的心肌細胞以及氯丙嗪、絲襲裂霉素C造成中毒性損傷的心肌細胞乳酸脫氫酶(LDH)漏出顯著減少,表明玫瑰茄提取物對上述因素所致的心肌細胞損傷具有保護作用。
玫瑰茄的藥用方法
具有清熱解暑,開胃生津,解毒利水,止咳的功效。用于暑熱口渴、中暑、酒醉、原發(fā)性高血壓、咳嗽和作為高溫、刺激性氣體作業(yè)者的清涼劑。
(1)署熱煩渴玫瑰茄5克,鮮荷葉如掌大1片切,水煎涼服。
(2)暑天酷熱頭痛玫瑰茄5克,雞蛋花10克,水煎涼服。
(3)高溫作業(yè),頭痛惡熱玫瑰茄5克,鮮荷花10克,薜荔果20克,涼開水搗汁,去渣服
(4)酷暑濕熱,腹瀉不止玫瑰茄5克,六一散30克,水煎涼服。
(5)絞腸痧腹攣痛玫瑰茄5克,山芝麻20克,水煎服。
(6)原發(fā)性高血壓玫瑰茄10克,三七花3克,玉米須30克,鉤藤6克,水煎當茶飲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