牡丹,在我國傳統(tǒng)文化中家喻戶饒。牡丹,具有觀賞和藥用雙重價值。我國最早的中醫(yī)藥典籍《神農本草》中就收有牡丹皮,有著“清熱涼血;活血散瘀”之功效。牡丹皮被作為傳統(tǒng)中藥已經使用了數(shù)千年。
牡丹花也是常用中藥材,并可食用;牡丹花精油近年來也到了極大的開發(fā)。但是,作為牡丹重要的產出之一的牡丹籽,長期以來卻一直被醫(yī)藥健康產業(yè)忽視。近年來,牡丹花籽開始獲得了部分企業(yè)和學者的注意,并積極展開研究,申請法規(guī)的批準。2011年底,牡丹籽油獲得新資源食品身份后,多地開始積極的推廣牡丹的種植和牡丹籽油的開發(fā)。截至目前,牡丹的種植已經北達遼東,南至云貴,東臨大海,西到陜甘。
推動力之政府干預與市場導向
近幾年,推動牡丹籽油快速發(fā)展的動力主要是地方政府和企業(yè),原因包括:
1.法律障礙消除:牡丹籽油的新資源食品的獲批,使產品走向餐桌成為可能。
2.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:牡丹籽油的經濟價值及其帶來的其他效益,吸引了地方政府的注意和積極推動,山東、河南、陜西、安徽等地均積極推廣。如山東菏澤僅在2013年一年就新增油牡丹種植面積20萬畝。
3.附加值較高:牡丹籽油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α-亞麻酸的含量超高等,成為牡丹籽油定位高端的依據(jù),具有極高的產品附加值,吸引一部分企業(yè)積極介入開發(fā)。
4.未來需求看好:牡丹籽油的推廣才剛剛開始,且消費者對其價值的認知不足;未來消費者認知了牡丹籽油的價值之后,會出現(xiàn)需求井噴;尤其是,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油料進口國,目前我國食用油的對外依存度已超過了60%,早已超過了國際安全預警線。有數(shù)據(jù)顯示,2013年我國進口棕櫚油等成品食用植物油超過900萬噸,進口大豆、油菜籽等食用油籽超過6700萬噸,進口總額超過500幾美元。
5.環(huán)保高產:牡丹是一種灌木,具有良好的保水保墑能力,以及固碳能力;此外,牡丹籽油的單位產出是大豆的3倍以上,約油菜的1.5倍,綜合效益極高。
推動力之健康功效:牡丹籽油遠勝橄欖油,牡丹籽油的健康功效值得期待:牡丹籽油中不飽和脂肪酸含最高達92%,α-亞麻酸含量更是超過40%,這一比率超過被稱為“最好的食用油”的橄欖油數(shù)十倍,且還富含其他對人體脂肪有益的微量元素。其次就是牡丹籽油的美容作用,也吸引了女性的注意。
值得注意的是,牡丹籽油α-亞麻酸其含量或許不是最高的,低于奇亞籽油60%以上以及紫蘇籽油的50%以上。但牡丹籽油自有其特別之處。據(jù)2016年中科院發(fā)布的一項研究,牡丹籽油中的Omega-6脂肪酸與0mega-3脂肪酸的比率較好,接近1:1。相比之下,當前西式飲食中的Omega-6與0mega-3的比率約為15:1,葵花油達到700:1,堅果油600:1,玉米油和橄欖油則分別為100:1和6:1。醫(yī)療研究已經表明,這一比率過高會增加多種疾病的患病風險,如心血管疾病、癌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。
|